涵本企業有限公司
罹癌就要補充營養保健品?先搞清楚5件事!

1.癌症病人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?

研究發現,確診罹癌後,體重減輕與死亡率有密切相關,體重減少5%就是個警訊。「假設你是70公斤的人,如果掉了3~4公斤,代表你可能已進到癌症惡體質的前期,必要時需要補充營養品,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。

罹癌後,情緒、治療副作用都可能降低食慾,若有體重減輕,就需諮詢醫療團隊,採取積極營養介入、補充營養品。多數市售營養品都屬於全營養素,包括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,有些產品會添加魚油、硒和麩醯胺酸等成分,降低發炎反應,提升免疫能力。

「營養品不是意思意思喝一點就好,補充劑量要足夠才能有效維持體重,」蘇秀悅說。臨床研究發現,每天至少要補充熱量到450~500卡,蛋白質20~30克,才能有效避免體重下降。

2.添加魚油、硒、麩醯胺酸等抗癌成分的營養品比較好?

不一定。魚油因為有抗發炎效果,能夠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,減少熱量消耗,減緩體重下降;微量元素硒有抗氧化功能,在動物實驗發現,它能抑制腫瘤生長、甚至縮小。

千萬要注意的是,不是每個癌症病人都需要吃麩醯胺酸。「很多病人把麩醯胺酸當保養品,好像罹癌就要吃麩醯胺酸,這是錯誤觀念,」蘇秀悅在臨床聽到許多迷思,她解釋,麩醯胺酸是一種非必需胺基酸,身體能自行產生,平時不需補充;有些細胞實驗甚至發現,麩醯胺酸可能也是癌細胞的營養來源!

目前麩醯胺酸多用於放射治療後,口腔黏膜發炎的病人,可減緩口腔黏膜疼痛,或是化學治療後有腹瀉的病人,才會建議補充。

3.琳瑯滿目的抗癌保健品,吃了真的能抗癌?

研究發現,許多物質能抑制腫瘤細胞或減少血管增生,但研究多是動物或細胞實驗,在人體上癌細胞控制的效果有限。

常見抗癌保健品包括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、C、E,微量元素硒、鍺、鉻、鋅等,植化素有白藜蘆醇、大豆異黃酮、引朵(indole)、薑黃素、茄紅素等,以及褐藻醣膠、靈芝、樟芝等蕈菇多醣體、三萜類。

蘇秀悅接觸過的病友中,超過一半有使用保健品,她提醒,「有服用保健品一定要讓主治醫師知道,有些天然萃取物可能含其他成分,恐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。」

她表示,目前對於使用保健品並沒有一致性的建議原則,醫療團隊會蒐集相關研究後再給予建議。

4.吃了保健品就萬事妥當,其他都不必吃?

「有些病人以為吃了有抗癌效果的保健品,就獲得所有營養素,這是錯誤觀念,」蘇秀悅提醒,癌症病人一定要有全營養的概念。

保健品沒有身體需要的醣類、脂肪、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無法滿足身體正常運作的基本需求。因此,得先打好營養底子,再補充抗癌或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,才能相輔相成。

5.靈芝、牛樟芝、巴西蘑菇或是褐藻醣膠等多醣體類保健品,有何使用禁忌?

蕈菇多醣體類保健品如靈芝、牛樟芝、巴西蘑菇、褐藻醣膠等能增加體內自然殺手細胞,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、提升免疫力。

但是,你得先了解每種保健品的可能副作用,如褐藻醣膠具有抗凝血作用,在接受重大手術前後三天不宜服用。由於褐藻醣膠近幾年受到熱門討論,對抗癌效果尚未有人體癌細胞的實驗發表,僅能做為「輔助及替代療法」,無法取代正規治療,較建議於保養期食用。

新聞出處: 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4283

訪客人數: 280,694 人次